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

大悲咒共修開示 智空禪師著

大悲咒共修開示智空禪師著



大悲咒共修開示(第一篇和第二篇)智空禪師著(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52dfaa110100hwzl.html
       大悲咒共修開示()(修行的技巧)今天講修這個法的用功方式,分成三個階段先是持咒,然後禪修,接著開示。修行的技巧是相應。怎麼叫「相應」呢因為大悲咒給你們的加持最大,最相應。或者說你們將來成就很容易。這個咒,就是觀世音菩薩這個聲音,就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是一切!所以,你們心裡面想著咒,念著咒,你就是觀世音菩薩!如果你不念,那你就啥也不是嘍這就叫「相應」。不要以為觀世音菩薩就是這個像,也不要以為觀世音菩薩無形無相。萬事萬物,一切的一切顯現為慈悲的成就方式時,就是觀世音菩薩。如果你把萬事萬物,站在智慧的角度來體驗它,那麼一切都是文殊師利菩薩。如果你站在「一切都圓融飽滿,一切都是佛的特質」這個角度覺受時,這個時候你所相應的就是「佛」。那麼你從「觀世音菩薩法界相應」的這個特徵「相應」的話,只要與「法界、空性」所幻化的那種慈悲驅動相應,一剎間你就可以証入空性。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你就具足佛的證德。這就叫「開悟」。電腦上有人問:「我聽了你的<達摩破相論>以後,心就亂了,不知道該怎麼修?」這就是他平時執著於有相的修行的結果,所以我就告訴他修大悲咒的理由。還有個女居士,聽了我講的佛法「找回自己的修行方法」,覺得很相應,就發願希望成為觀世音菩薩的一隻手和一隻眼。這叫「因地發心」。我覺得這個女士很聰明,會希望自己擁有觀世音菩薩的德能。願意走上一條度眾生的路,願意把自己的心拓展為一顆殊勝的心,無我的心,這就叫作「敢承擔」。從以上兩個居士的例子,你們就可以明白:佛法的修証,就在「相應」。你與菩薩的這些特徵相應了,你就成為菩薩。你依著佛的所有性格、心量、事業、特徵一樣一樣的作,你很快就可以成佛。當然,不管是與佛或與菩薩相應,當你達到究竟「相應」時,肯定是很快就可以成佛了。所以我剛才說:這樣的上供、上香、祈求,其實你不需要看到菩薩,一切佛、菩薩都已經在禪堂裡了,因為萬變不離其中。一切諸佛菩薩都具足空性,都在空性中,在法身中。你也有法身,你的法身與他們的法身一體,他們能跑出你的心嗎?所以你心念著他,請著他,他能不在嗎?其實他也不用「到」,你一念他,他就在這裡了。你不念他,你就跟他隔絕了,沒關係了。你至心的禮拜他,祈請他,實際上你已經禮拜了自心中的諸佛菩薩。你的自心跟佛菩薩的自心,是同一個心哪!就這麼簡單!大悲咒共修開示()   (佛法修証三個要點與目的)我們這個道場今天啟建「大悲咒禪修」,不要你們出太多的聲音。要你們注意聽著我的聲音我怎麼念,你就用心聽,跟著我念。當我不念了,你就自己默念。聽我念大悲咒時,要放輕鬆。不要使勁的用力,越緊念頭越容易跑掉。就像捏雞蛋一樣,用力一捏就捏爛了。但是放鬆,也不是松到把雞蛋都掉下去。所以我在念咒時,你們就注意聽著。但不是「全身集中」,而是坦然安住在禪修的狀態中,然後注意我念咒的每一個音。讓我的咒音從頭到腳,從裡到外,進入你的身心裡。    你們聽法時,要找到重點。現在先談第一個問題佛法的修証,無非三個要點。第一個是空性正見的建立。空性的正見一定是要把因果的觀念,進而昇華為出離心,再昇華為菩提心,進而在這個基礎上,全方位的再建立和昇華為空性的正見。這個「空」要包含大悲、大慈。這個「空」,是「一切都是,一切都不是」。第二個要點是「實踐」,有了這個空性的正見以後,再用持咒的方式來實踐。「實踐」的意思,就是用咒來改變你的身心,增長你的定、慧。定、慧增長的過程,通通是靠著咒的力量來持續,把自己和咒融為一體。進而化除我執和煩惱。可別「咒是咒,你是你」。第三個要點是「參究」。參究的意思是心裡面經常想著:「空到底是什麼?」把心盯在那個「空」上。或者有的人參:「心是什麼?」這通通是一樣。參久了,你就會豁然貫通。生活中不管站也好,坐也好,一直在惦記著這件事情。這樣子參下去,你就會開悟了。三藏十二部通通是在解釋這件事。你不要以為你沒有文化,沒有學教理,沒有讀佛學院,就比不上別人。沒事的你不要忘了:佛學院是透過學教理,而找到一條成佛之路。不是學一點文化。學文化沒有用的!那樣子讀法,讀一萬年都沒有用!要通過教理的學習,明白成佛這條路怎麼走,然後要實修的。我現在告訴你們佛學院讀些什麼,然後你們按照我的方法去作就行了。實修包括「定慧的增長」和「參究」。最後目的就是要找回自己的心。再談第二個問題通過實修以後,最後會得到什麼結果自己的身心要怎麼變化?你心中要有個概念,那就是:「我要變!」再換一個詞,就是「改」怎麼改不好的習氣、平時不好的地方、不好的思惟方式、不好的性格、不好的說話方式…等等,通通改!不要說:「我以前都是這樣!」你就算以前都是這樣,還是要改。全部要改過來!只有改變你的心,你的身體才能改過來。你可能說:「師父,我平時喜歡金錢。」那就改過來,不要喜歡錢。「我平時不喜歡別人罵我!」那你現在就習慣接受我罵。「我平時喜歡熱鬧,一個人呆著就不喜歡了。」那你現在就開始練習喜歡「靜」。古大德說:「修行無他,常與自己逆!」就是說修行沒別的東西,就是偏要和自己作對。我告訴你一個秘密。你想要氣、脈、明點生起來嗎?氣、脈、明點好的話,你整個人就莊嚴起來。你想要氣、脈、明點好,就得自己平衡、通達。什麼叫「平衡」呢以前喜歡左,現在就喜歡右。「通達」是什麼意思呢?世、出世間法的一切,你都要明白。你都要覺得「沒什麼了不起」,覺得「不喜歡」。你要覺得「沒關係」,不障礙你了,那你就通達了。你通達了,那麼你的脈就通了。不要覺得外面的事情通達了,跟你肉體沒關係。因為肉體跟外面的事情是同一件事。外、內是一。要想把自己的身體轉過來,你對世間的萬事萬物就要兼顧、飽滿、圓融它。有的人說:「我的氣脈不通!」我說:「你的心就不通嘛!」你的心有障礙,你就有掛礙。無掛礙,就無有恐怖。你說:「師父,我這裡不舒服,那裡不舒服。這裡痛,那裡痛。」你的心不舒服,反應在身上當然就不舒服了。你的心多生多劫以來,就卡在那裡了。你沒辦法把心鬆開,你的肉體怎麼松呢?那個結在你的身體久久的凝固起來,慢慢就變成癌症了。「久久的凝固」,就是你的心作了某一件不通達的事。這個不通達的事,你一直沒有懺悔,反而一直加強它。宇宙本來是暢通的,你把它擺了一個「竿子」,反應在你身上,就是一個「結」。結果在你身上這個小宇宙,本來應該通達的地方,它也跟著被阻塞了。這就是說:身體這個小宇宙跟外界這個大宇宙,其實是一體的。表面上看,你是心裡對某個問題看不開,放不下。其實在你身體上,已經有個地方有個「結」,一個「腫瘤」了。然後你又不肯放下這個問題,所以你身體裡面的氣血走到這個「結」的地方就不通了。氣血在這裡不能通,這個地方就慢慢形成一個腐爛的點,形成毒素,不能排出去,然後就變成癌症。這就是業障。所以有的人說:「我這裡痛,那裡痛。」那是因為你的心不舒展。有人說:「我的心怎麼不舒展?」因為「心」不容易找到,所以就沒辦法舒展。如果說拿一張紙,把它展開,那還容易懂些。「心」怎麼舒展?放不下事情,就是心沒辦法舒展!所以要想身體一切都通達,你就得對法界的一切東西都不在乎!你越搞,越拿捏它,越在意它,心就越沒辦法舒展。要想通達,就得時時問自己:「我對這個世間,還有什麼放不開的沒辦法舒展的?」所以佛法修証的第一步,就是要發起「出離心」。不在乎一切東西!現在想一想,修行真的是一件很奇妙、很容易的事情。我經常跟你們說:「挺好嘛!」「活著就行了!」我沒擔心什麼。我沒關心什麼。我什麼都不管它!有的人說:「師父,你都不管它,那待會兒吃飯,你還要不要吃?」我不管,並不是不要吃,我雖然吃飯,但是不在意它,有沒有吃都沒關係,是這個意思!所以說不管它。並不是「不管了」,就「沒有了」。沒有的話,是「頑空」,不是我們佛教所說的「放下」。「放下」才是真正的「不管它」。所以有人跟我說:「某某人本來跟我挺好的,但是最近我們發生了一些事…」我說:「你跟我說這個是非幹什麼應該大事變小事,小事變無事。你現在計較這個作什麼?每天惦記這個作什麼?很久以前,別人如果說我這個不好,那個不好,我一定會說:「唉呀,這個無所謂啦。」嘴巴雖然說「無所謂」,但是心裡總是覺得不是味道。現在不一樣了。現在你跟我說是非,對錯,我深深的明白:「你現在是在起煩惱啦!」所以我不聽是非。我連「聽是非」的心都提不起來,心裡只會覺得「笑死人了!------懂得我的意思嗎?修道人的心自然會變成這樣現在我終於知道古代的高僧大德,內心裡都是充滿祥和、淡然的心情,覺得活著就挺好了,美滿、自在。這就是修行啊!你不要以為:「啊,我該怎麼修,怎麼修。唉呀,今天還有一部經沒唸!」我跟你們說過:「你安住在空性的正見中一分鐘的功德,超過你誦幾百部經的功德。」可是你就不聽我的話。一直執著要念那部經,沒完沒了,你就是執著於「有」。我這個「無念」超越你的「有念」。什麼叫「無」「無」可不是「沒有」!你這個「念」就是「有作為」,「在造作」。那就沒辦法不造作而回歸本來面目,安住在空性中。八萬四千法門中最快的修行方法,就是像我這一種:「天下沒事天下太平!孟子講:「吾善養浩然之氣。」你以為「浩然之氣」是兇巴巴!或是雄糾糾,氣昂昂不是!浩然之氣是自然的運作,以「德」、以「包容」、以「含養」、以「對一切不執著、放下」,而自然養成的道氣。這個遠遠勝過你們有形有相的修行!那你會說:「師父,你在騙我嘛!你還要我每天幾個小時的打坐、持咒!教我自然的運作道氣好了」。不行啊,你現在不行啊,你不會自然,任運。因為你不把握這幾個小時的修行,你每天就在六道輪迴中一直忙。所以我先用這幾個小時,先用大悲咒把你的心靜下來!如果你每天能夠安住在大悲咒上,讓自己心無罣礙,你的般若智慧會增長!那你的功德也會大得不得了,超過幾百萬劫的佈施功德。因為六度裡面,佈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禪定,最後的目的是「般若」啊!般若能夠包容前面這些修行啊!有般若什麼用?有般若可以像我這樣,能夠安詳、自在而任運修行。一切回歸本來面目,一切全都消失,心裡沒有在意任何東西。這才可以自然的運作你要的所謂的「道氣」!這就是修行!所以我跟你們講我在禪堂,「大休息」一分鐘,已經超過你們兩個小時的打坐了。你雖然學不來我這個「大休息」,你總得明白「大休息」是什麼樣子吧?學雖學不來,裝一裝總不錯吧跟我修行,就是要學一些巧妙、省略的方法。眼裡看著一切事情,但是心裡面不執著一切事情。懂嗎?眼睛可以看到別人的好壞,別人的一些事情,別人在走來走去。但是你就跟沒看到一樣,心沒跟著跑出去。外境可以隨便它來來去去,心不跟著外境轉!我舉一個例子。有個媽媽的一個孩子在廠裡作工,突然有一天人家告訴她:「工廠裡面出事了!」她趕快問:「那個廠?那個廠?」人家說:「某某廠。」她就鬆了一口氣:「我兒子不在那個廠裡面沒關係的!」如果是她兒子工作的那個廠,她一定會趕快問清楚「我兒子是不是那個出事的人?我們要時時刻刻像那個媽媽聽到「孩子不在出事的工廠」那樣,覺得「沒關係」。懂不懂遇到什麼事情都覺得沒關係!我們平常對每件事情的態度,卻像那個媽媽聽到「孩子在出事的工廠裡面」一樣,急得不得了,什麼事情都跟著人家轉別人說什麼,內心就跟著跑!這個心好像習慣跟著外面的事情交涉了。所以有的人習慣跟這個人說說話,跟那個人說說話。沒人理他,就很不舒服,因為他已經習慣了。   所以我們現在先要把心安住下來,不讓它跟外境有太多的接觸。有的人要「閉關」,目的就是首先要割斷自己和外界的連繫。習慣於自己獨處,習慣於沒事,習慣於把心收回來。等你習慣以後再出來,外面的人不管怎麼跟你說,跟你笑,你都覺得沒有太大的意思。這個時候你的心就有力量了。這個叫作「定力」!    你不要以為一坐幾個小時,就是有定了。你要知道培養這些定力,是要作什麼?如果你以為打坐幾小時、裝個樣子,就是修行人,那就全部錯了,你的定力是要拿來開智慧的!!!!是要支持你在接觸外境時,心裡面不受影響的!!!!你的定是作這個用途的!!!結果你是為了修行而修行,執著於打坐幾小時,你囉不囉嗦  我們的心,就像西班牙鬥牛場上的那個牛。紅布一掀,它就沖過去。再一掀,它又沖過去。我當年出家也不會修行啊。我那時覺得:「是就是,非就非。應該這樣,應該那樣。」現在想一想,那時真是笨!就是這個跳不過,放不下就出不來啊!所以我現在看一些修行很久的人,我只有兩個字給他:「可憐!」第一個是可憐他沒有反省能力,第二個是可憐他沒有師父跟在身邊,讓師父老老實實的教訓他。沒人管束,就像從小沒有父母親的孩子,長大了就像個流氓。出家也是啊!出家就為了修行!但是他忘了!沒反省自己的內心裡面還有很多毒素啊無形的貪瞋癡情緒,會累積成有相的病啊業力就是這麼來的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