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

大悲懺 許翠谷


大悲懺  許翠谷



大悲懺

前言
透過禮拜大悲懺,觀想自身與觀音合而為一,
學習觀音慈悲柔忍的心行,並將懺願落實於日常生活中,
即使沒有千手千眼,仍然可以利益眾生,
隨時隨地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。


■ 許翠谷
《大悲懺》是深受華人社會歡迎的一部懺法,幾乎每個海內外的寺院道場都會定期舉辦「大悲懺法會」,例如北投農禪寺於每個月初舉辦大悲懺法會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,每次都有五、六百人參加,足見大悲懺之廣布與流行。許多人也許會好奇:大悲懺法會是否只是一類專門持誦〈大悲咒〉的共修?拜《大悲懺》和持誦〈大悲咒〉有什麼不同?大悲懺法會的儀軌又有哪些特殊意義呢?

讓咒語變成悟道法門
這部懺法最初是由宋代的四明知禮(西元960~1028年)根據唐朝伽梵達摩翻譯的《千手千眼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》(簡稱《千手經》)編寫而成。《千手經》中的〈大悲咒〉,從唐朝以來就普遍為社會各階層人士所稱念禮拜;而知禮在懺儀序文中也說,雖然從小就會背〈大悲咒〉,但一直不了解其修持方式,出家後修習天台教觀,綜覽經典時,發現《千手經》的內容既可以修觀,還能滿足舉辦儀式的需求,因而據此創制了《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》,即現行《大悲懺》的底本。

知禮保留經中的〈大悲咒〉和觀音十大願文,加入發露懺悔、禪觀等儀軌,依《法華三昧懺》的架構發展為「嚴道場、淨三業、結界、修供養、請三寶諸天、讚歎申誠、作禮、發願持咒、懺悔、修觀行」等十科,整個行儀如要完備進行需要二十一天。觀音研究權威于君方教授指出,知禮將〈大悲咒〉的持誦融攝於天台的義理與禮懺行儀中,不僅促使密教儀式漢化,也讓單純的咒語變成了修證悟道的法門。

我們現在所沿用的大悲懺儀,則是根據清代的懺本而來。元朝以降,佛教教理研究式微,明末律宗大師見月讀體(1600~1679年)為了適應時代需求及眾生的不同根器,將知禮的版本簡化,且重新命名為《大悲懺儀》,即今日通稱的懺名。其後,清代僧人寂暹再次修纂,制定嚴室淨業、如法供養、至心禮敬、發願持明、披誠懺悔、旋繞歸向等六大儀軌,便成了現今廣為流通的懺儀。

回歸慈悲濟物的本性
相較於知禮的原作,現行的懺本較為簡化且偏重事儀價值,但仍以觀音十大願文和持誦〈大悲咒〉為核心,並依此開展出懺悔發願的內容。根據大悲懺儀,如法供養、至心頂禮十方一切諸佛菩薩之後,並未直接入懺,反而先「發願持明」,而這也正是《大悲懺》的精華所在。
懺文中,觀音菩薩請那些想要持誦〈大悲咒〉喚起自己對有情眾生悲心的人,一起隨他發願: 

南無大悲觀世音,願我速知一切法;南無大悲觀世音,願我早得智慧眼;
南無大悲觀世音,願我速度一切眾;南無大悲觀世音,願我早得善方便;
南無大悲觀世音,願我速乘般若船;南無大悲觀世音,願我早得越苦海;
南無大悲觀世音,願我速得戒定道;南無大悲觀世音,願我早登涅槃山;
南無大悲觀世音,願我速會無為舍;南無大悲觀世音,願我早同法性身。


為什麼持咒前要先發這十大願?《千手懺》中記載,因為觀世音菩薩從千光王靜住如來處聽聞〈大悲咒〉後,立即升至八地菩薩;由於親證持咒的成就,觀音因而發願要安樂眾生,並感得千手千眼。因此持咒前發願,不僅能讓我們對持咒起信,同時能生起與〈大悲咒〉相應的悲心。 

知禮在懺儀註解中也提醒我們:這十個願皆以「南無大悲觀世音」為起始、以「我」為稱謂,因為觀音普世救度的慈悲智慧,就是我們的本性,只因被無始以來的種種造業所遮蔽,因此透過稱本發願,喚起本具的大悲心。 

而發願自度度他的力量也貫串了發露懺罪的偈文:除了反省三業、六根造作所帶來的修行障礙,更發願悟入本有的佛性,精進修行以成就往生西方淨土的勝因,同時藉由親近供養觀音菩薩的因緣,以「千手護持、千眼照見」的觀音法門來協助有情眾生同證法性。 

因此,禮拜一部《大悲懺》,不是單純地誦念〈大悲咒〉,也不僅止於披誠懺悔,而是通過自我的覺證,生起與觀音慈悲相契相應的菩提心;雖然我們沒有千手千眼,但透過禮懺,觀想自身與觀音合而為一,學習觀音慈悲柔忍的心行,並將懺願落實於日常生活中,仍然可以利益眾生,隨時隨地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。
而今參加法華三昧懺,對象不再分別出家眾或一般佛教徒;拜懺目的也不僅限於修行禪定、證三昧而得以解脫。如果能具體了解天台圓融教觀,認識智者大師制懺目的,於進入法會前,先行調伏身心、息諸外緣,則進入法會會期中,當更能與諸佛菩薩相應,至誠懺悔而得安樂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