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來拜大悲懺!
- 定價:320元
- 優惠價:9折288元
- 博客來
- 中文書
- 大家來拜大悲懺!(圖解版)
- 內容連載
內容連載頁數 1/3
什麼是大悲懺?
大悲懺法會是許多寺院固定舉行的法會。法會中,參與者以持誦「大悲咒」懺悔過去種種的惡業,並下決心發起和觀世音菩薩一樣的願力和菩提心重新做人。
◉《大悲懺》是修持法門
《大悲懺》是以誦持「大悲咒」為主的一部懺法。《大悲懺》的全名是《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》,收錄在《大正藏》第四十六冊。「千手眼」指的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,「大悲心咒」即是大悲咒,「行法」是說明這部經典不單只是一般經文,而是記錄「修行的方法」。
因此,可以說《大悲懺》是根據觀世音菩薩修證的根本咒──「大悲咒」,而作的一個懺悔修行法門,內容是希望藉由誦念觀音菩薩的悲願,以及持誦「大悲咒」的力量,讓內心升起「懺悔罪過」,以清淨身心並減除修行的障礙。而依據《大悲懺》所舉行的法會,就是「大悲懺法會」。
◉《大悲懺》是誰制定的?
中國佛教自梁朝(西元502年-557年)開始,懺悔法門就非常盛行。一般像《大悲懺》這樣的懺悔儀式的經文,並不是直接翻譯自印度的經典,而是由中國祖師依據經典,加入儀軌編訂成的修持法門。《大悲懺》由宋朝的四明知禮法師(960-1028年)所編寫,知禮法師一生以修持「禮懺法門」為主,他發現唐朝法師伽梵達磨所譯的《大悲心陀羅尼經》(全名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》)很適合發展為懺法,便以此經為底本,再參考《法華三昧懺儀》中的儀軌部分,制定了《大悲懺》。
從此以後,《大悲懺》便盛行於中國佛教,期間懺儀內容雖然經過一些演變,但仍不脫離當初的基礎;直到今日,大悲懺法會仍是大家所熟知的寺院重要法會。「大悲懺法會」的盛行,推波助瀾了觀世音菩薩的信仰,也讓「大悲咒」成為最受人們傳唱與熟知的咒語。
大悲懺是向誰懺悔?
觀世音菩薩是大悲懺的主角,我們是發願持咒向他懺悔,請他護持我們,幫助我們懺悔罪障。為什麼我們可以依靠觀世音菩薩呢?這要從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》這部經說起。經上記載,有一次觀世音菩薩向佛陀說:
世尊,我想起無量長遠時間前,有一位佛出現於世,叫千光王靜住如來。他跟我宣說一個廣大、圓滿、無礙、大悲心的陀羅尼,並以金色的手按在我的頭頂上,告訴我:你應該受持這部心咒,這能帶給未來一切眾生廣大的利益安樂。那時,我本來是安住初地的菩薩境界,因為聽聞到這部咒的緣故,直接超越到菩薩八地的境地。當下心中非常歡喜,即刻發誓:假如我未來能利益、安樂一切眾生的話,請讓我立刻生出圓滿具足的千手千眼。才一發完誓,身上便生出千手千眼,並且引起十方大地震動的祥瑞,千佛放出廣大莊嚴的光明,遍照我的身體和無量無邊的世界。
這就是觀世音菩薩以千手千眼示現娑婆世間的由來。「千手」代表觀世音菩薩的悲心,可以救助一切眾生;「千眼」代表觀世音菩薩智慧光芒無處不照,具有拯救大眾的偉大能力。正因為觀世音菩薩是已到達八地
的聖者,擁有大悲心救度不分親疏的「一切眾生」,並有大智慧知道怎麼救度,所以我們至誠地向他祈求救護。
誰來參加了這場懺法?
任何的佛教法會,都要佛、法、僧三寶俱足。在大悲懺法會中,「僧」是指出家法師們,「法」是指《大悲懺本》,而「佛」可不是只有供奉在大殿內的佛像,而是《大悲懺本》中迎請的諸佛、菩薩及賢聖們都會降臨現場。因此法會的現場,除了帶領法會的法師以及信眾之外,可說是諸佛菩薩齊聚一堂呢!
「觀想」是拜懺的關鍵,參加者依著法本迎請、供養諸佛菩薩,觀想自己與諸佛菩薩聚集盛會,發願持誦大悲咒、懺悔、清淨身心。《大悲懺本》迎請參與盛會的佛菩薩包括:
● 諸佛:釋迦牟尼佛、阿彌陀佛、千光王靜住世尊、過去九十九億殑伽沙諸佛、過去無量劫正法明世尊、賢劫千佛三世一切諸佛世尊。
● 諸菩薩: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、總持王菩薩、日光菩薩、月光菩薩、寶王菩薩、藥王菩薩、藥上菩薩、華嚴菩薩、大莊嚴菩薩、寶藏菩薩、德藏菩薩、金剛藏菩薩、虛空藏菩薩、彌勒菩薩、菩賢菩薩;文殊師利菩薩、十方三世一切菩薩。
● 賢聖眾:摩訶迦葉等無量無數的大聲聞僧、法智大師。
● 護法眾:善叱梵摩、瞿婆伽天子護世四王、天龍八部、童目天女、虛空神、江海神、泉源神、河沼神、藥草樹林神、舍宅神、水神、火神、風神、土神、山神、地神、宮殿神等,以及守護持咒的一切天龍鬼神各及眷屬。
大悲懺法會是許多寺院固定舉行的法會。法會中,參與者以持誦「大悲咒」懺悔過去種種的惡業,並下決心發起和觀世音菩薩一樣的願力和菩提心重新做人。
◉《大悲懺》是修持法門
《大悲懺》是以誦持「大悲咒」為主的一部懺法。《大悲懺》的全名是《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》,收錄在《大正藏》第四十六冊。「千手眼」指的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,「大悲心咒」即是大悲咒,「行法」是說明這部經典不單只是一般經文,而是記錄「修行的方法」。
因此,可以說《大悲懺》是根據觀世音菩薩修證的根本咒──「大悲咒」,而作的一個懺悔修行法門,內容是希望藉由誦念觀音菩薩的悲願,以及持誦「大悲咒」的力量,讓內心升起「懺悔罪過」,以清淨身心並減除修行的障礙。而依據《大悲懺》所舉行的法會,就是「大悲懺法會」。
◉《大悲懺》是誰制定的?
中國佛教自梁朝(西元502年-557年)開始,懺悔法門就非常盛行。一般像《大悲懺》這樣的懺悔儀式的經文,並不是直接翻譯自印度的經典,而是由中國祖師依據經典,加入儀軌編訂成的修持法門。《大悲懺》由宋朝的四明知禮法師(960-1028年)所編寫,知禮法師一生以修持「禮懺法門」為主,他發現唐朝法師伽梵達磨所譯的《大悲心陀羅尼經》(全名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》)很適合發展為懺法,便以此經為底本,再參考《法華三昧懺儀》中的儀軌部分,制定了《大悲懺》。
從此以後,《大悲懺》便盛行於中國佛教,期間懺儀內容雖然經過一些演變,但仍不脫離當初的基礎;直到今日,大悲懺法會仍是大家所熟知的寺院重要法會。「大悲懺法會」的盛行,推波助瀾了觀世音菩薩的信仰,也讓「大悲咒」成為最受人們傳唱與熟知的咒語。
大悲懺是向誰懺悔?
觀世音菩薩是大悲懺的主角,我們是發願持咒向他懺悔,請他護持我們,幫助我們懺悔罪障。為什麼我們可以依靠觀世音菩薩呢?這要從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》這部經說起。經上記載,有一次觀世音菩薩向佛陀說:
世尊,我想起無量長遠時間前,有一位佛出現於世,叫千光王靜住如來。他跟我宣說一個廣大、圓滿、無礙、大悲心的陀羅尼,並以金色的手按在我的頭頂上,告訴我:你應該受持這部心咒,這能帶給未來一切眾生廣大的利益安樂。那時,我本來是安住初地的菩薩境界,因為聽聞到這部咒的緣故,直接超越到菩薩八地的境地。當下心中非常歡喜,即刻發誓:假如我未來能利益、安樂一切眾生的話,請讓我立刻生出圓滿具足的千手千眼。才一發完誓,身上便生出千手千眼,並且引起十方大地震動的祥瑞,千佛放出廣大莊嚴的光明,遍照我的身體和無量無邊的世界。
這就是觀世音菩薩以千手千眼示現娑婆世間的由來。「千手」代表觀世音菩薩的悲心,可以救助一切眾生;「千眼」代表觀世音菩薩智慧光芒無處不照,具有拯救大眾的偉大能力。正因為觀世音菩薩是已到達八地
的聖者,擁有大悲心救度不分親疏的「一切眾生」,並有大智慧知道怎麼救度,所以我們至誠地向他祈求救護。
誰來參加了這場懺法?
任何的佛教法會,都要佛、法、僧三寶俱足。在大悲懺法會中,「僧」是指出家法師們,「法」是指《大悲懺本》,而「佛」可不是只有供奉在大殿內的佛像,而是《大悲懺本》中迎請的諸佛、菩薩及賢聖們都會降臨現場。因此法會的現場,除了帶領法會的法師以及信眾之外,可說是諸佛菩薩齊聚一堂呢!
「觀想」是拜懺的關鍵,參加者依著法本迎請、供養諸佛菩薩,觀想自己與諸佛菩薩聚集盛會,發願持誦大悲咒、懺悔、清淨身心。《大悲懺本》迎請參與盛會的佛菩薩包括:
● 諸佛:釋迦牟尼佛、阿彌陀佛、千光王靜住世尊、過去九十九億殑伽沙諸佛、過去無量劫正法明世尊、賢劫千佛三世一切諸佛世尊。
● 諸菩薩: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、總持王菩薩、日光菩薩、月光菩薩、寶王菩薩、藥王菩薩、藥上菩薩、華嚴菩薩、大莊嚴菩薩、寶藏菩薩、德藏菩薩、金剛藏菩薩、虛空藏菩薩、彌勒菩薩、菩賢菩薩;文殊師利菩薩、十方三世一切菩薩。
● 賢聖眾:摩訶迦葉等無量無數的大聲聞僧、法智大師。
● 護法眾:善叱梵摩、瞿婆伽天子護世四王、天龍八部、童目天女、虛空神、江海神、泉源神、河沼神、藥草樹林神、舍宅神、水神、火神、風神、土神、山神、地神、宮殿神等,以及守護持咒的一切天龍鬼神各及眷屬。
拜大悲懺有什麼利益?
大悲懺是人人都可以親近的懺法。對於不太懂佛法、沒讀過佛經的人,大悲懺能夠幫忙自己清淨身心、滿足心願;對於實修佛法的人,大悲懺則可以幫助自己專注,進入止觀。因此無論是佛法初學者或精進者,都可從大悲懺法會提升身心狀態。
拜懺的功德好處說不盡!在《大悲心咒陀羅尼經》裡,觀世音菩薩表示,為了讓一切眾生獲得十種利益而說大悲咒。這十種利益是:
(1) 為諸眾生得安樂
(2) 除一切病
(3) 得壽命
(4) 得富饒
(5) 滅除一切惡業、重罪
(6) 離障難
(7) 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
(8) 成就一切諸善根
(9) 遠離一切諸怖畏
(10) 速能滿足一切諸希求
只要至誠發菩提心,持誦「大悲咒」,那麼從世間的安樂到成就佛果的利益,觀音菩薩都會給予無條件幫忙。因此,不管是那些安樂不足的眾生、生病的眾生、希望長壽的眾生、想要富饒財物的眾生、有惡業待解的眾生、常有災難發生的眾生、希望能增長善法的眾生、希望能夠具足善根修行的眾生、想排除心中恐懼的眾生、或希望一切功德都能圓滿的眾生,都能所求如願!
為什麼我要拜大悲懺呢?
假如你經常覺得遇事不順、人緣不好;或生活沒有目標、無法積極思考;或容易失眠、注意力不足;或經常處在糊里糊塗、苦惱、躁動不安等等狀態中,這些現象都表示內心充滿了污垢。如果衣服髒了,我們會用水洗淨,但內心髒了要怎麼辦呢?佛陀表示,內心的污垢來自過去所做的錯事,必須以「懺悔」清洗,也就是對這些錯誤感到懊惱後悔。
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」,仔細想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身(行為)、語(語言)、意(思想觀念)在有意無意之間,不知道做錯多少事,說錯多少話,動過多少錯誤的念頭。能夠懺悔,正代表一種勇氣,對生命真誠,對自己負責。佛陀說:「自知有罪當懺悔,懺悔即安樂。」首先承認自己是不完美的人,反省自己錯誤的行為,坦承錯誤,以慚愧心說出來。那麼內心就像染髒的白衣,以清水洗刷過後,依然恢復它的乾淨。
當過去的錯誤懺悔清淨之後,內心好像重新洗滌過一樣。你將會發現自己心情突然開朗、輕鬆,待人變得善巧有智慧,處理事情順利、有頭緒、條理,一切輕而易舉。就算偶爾有些不如意的事,也能積極面對,經常一夜好眠呢!《大悲懺》正是藉由持誦「大悲咒」,向觀世音菩薩「懺悔」的修行法門。經常禮拜《大悲懺》懺悔,讓身心保持清晰、平靜、輕安,生活與智慧相應,人生自然能平安順利!
大悲懺是人人都可以親近的懺法。對於不太懂佛法、沒讀過佛經的人,大悲懺能夠幫忙自己清淨身心、滿足心願;對於實修佛法的人,大悲懺則可以幫助自己專注,進入止觀。因此無論是佛法初學者或精進者,都可從大悲懺法會提升身心狀態。
拜懺的功德好處說不盡!在《大悲心咒陀羅尼經》裡,觀世音菩薩表示,為了讓一切眾生獲得十種利益而說大悲咒。這十種利益是:
(1) 為諸眾生得安樂
(2) 除一切病
(3) 得壽命
(4) 得富饒
(5) 滅除一切惡業、重罪
(6) 離障難
(7) 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
(8) 成就一切諸善根
(9) 遠離一切諸怖畏
(10) 速能滿足一切諸希求
只要至誠發菩提心,持誦「大悲咒」,那麼從世間的安樂到成就佛果的利益,觀音菩薩都會給予無條件幫忙。因此,不管是那些安樂不足的眾生、生病的眾生、希望長壽的眾生、想要富饒財物的眾生、有惡業待解的眾生、常有災難發生的眾生、希望能增長善法的眾生、希望能夠具足善根修行的眾生、想排除心中恐懼的眾生、或希望一切功德都能圓滿的眾生,都能所求如願!
為什麼我要拜大悲懺呢?
假如你經常覺得遇事不順、人緣不好;或生活沒有目標、無法積極思考;或容易失眠、注意力不足;或經常處在糊里糊塗、苦惱、躁動不安等等狀態中,這些現象都表示內心充滿了污垢。如果衣服髒了,我們會用水洗淨,但內心髒了要怎麼辦呢?佛陀表示,內心的污垢來自過去所做的錯事,必須以「懺悔」清洗,也就是對這些錯誤感到懊惱後悔。
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」,仔細想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身(行為)、語(語言)、意(思想觀念)在有意無意之間,不知道做錯多少事,說錯多少話,動過多少錯誤的念頭。能夠懺悔,正代表一種勇氣,對生命真誠,對自己負責。佛陀說:「自知有罪當懺悔,懺悔即安樂。」首先承認自己是不完美的人,反省自己錯誤的行為,坦承錯誤,以慚愧心說出來。那麼內心就像染髒的白衣,以清水洗刷過後,依然恢復它的乾淨。
當過去的錯誤懺悔清淨之後,內心好像重新洗滌過一樣。你將會發現自己心情突然開朗、輕鬆,待人變得善巧有智慧,處理事情順利、有頭緒、條理,一切輕而易舉。就算偶爾有些不如意的事,也能積極面對,經常一夜好眠呢!《大悲懺》正是藉由持誦「大悲咒」,向觀世音菩薩「懺悔」的修行法門。經常禮拜《大悲懺》懺悔,讓身心保持清晰、平靜、輕安,生活與智慧相應,人生自然能平安順利!
大悲懺屬於哪種懺法?
佛教的懺悔法有作法懺、取相懺和無生懺三種,那麼《大悲懺》是屬於哪種懺法呢?
◉《大悲懺》包括三種懺悔法門
《大悲懺》是以持誦大悲咒的力量,向觀世音菩薩懺悔的法門。從以「持咒」做為修行法門來看,會很自然地把《大悲懺》歸屬於「取相懺」,但是《大悲懺》的編撰者知禮法師明確指出,拜懺時必須「心存三種懺」,也就是《大悲懺》是包括作法懺、取相懺和無生懺的懺悔法門。知禮法師在其論著的《修懺要旨》談到:
示懺悔之法,乃有三種:一、作法懺:謂身口所作一依法度;二、取相懺:謂定心運想相起為期;三、無生懺:謂了我心自空,罪福無主,觀業實相,見罪本源,法界圓融真如清淨。
──〈修懺要旨〉《四明尊者教行錄》卷2
這裡知禮法師表示懺悔的方法有三種,分別是:(一)作法懺:身、口所作的一切都要依於嚴謹的法度;(二)取相懺:以定心觀想,直到佛菩薩的相能夠在內心升起為止;(三)無生懺:如果能夠了知自己的心「本性即是空性」,那麼不論是罪業、福業將沒有可以依托之處,以這樣觀察「業的真實相狀」,就是見到罪業的本源,也就是法界圓融的真如清淨了。
◉無生懺最重要
知禮大師接著表示:「法雖三種,行在一時,寧可闕於前前,不得虧於後後,無生最要,取相尚寬。」意思是作法懺、取相懺和無生懺這三種懺法中,寧可缺少前面,越後面的越不能夠欠缺,也就是三者中以無生懺最重要,再來才是取相懺和作法懺。
為什麼知禮法師這麼重視無生懺呢?作法懺是將違犯的戒律「公開說出」滅罪,取相懺是長時間精進修行之後,以「生起的瑞相」滅罪,這兩者都屬於「事懺」;而無生懺是屬於「理懺」,也就是在道理上徹底瞭解「罪業為什麼會生起」以及「懺悔為什麼又可以滅罪」。無生懺之所以能夠具有強大的力量,是因為它全盤改變了「罪業觀」,讓我們重新認識罪業。
佛陀告訴我們,世間一切是「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」,罪業也是如此,其實沒有真實的「罪生」或「罪滅」。為什麼虛幻的罪業可以存在,正是因為我們的「妄心」,錯以為有造業者(我),以及造業之後長存心中的「罪業」。所以妄心是罪主,擒賊必須先擒王,只要能夠將妄心消除,使罪業沒有依附體,那麼連帶地罪業自然也會消失。如同祖師云:「罪性本空由心造,心若滅時罪亦亡;罪亡心滅兩俱空,是則名為真懺悔。」因此,理懺的無生懺是以智慧分析及觀照罪的本源,來拔除罪的根本,是三種懺悔法中最重要的。
◉中國大乘理事圓融的懺悔觀
事懺之後加上理懺,不論是輕罪或重罪才能究竟滅除;理懺之前有事懺做基礎,不僅懺除了大部分的罪業,也容易以生起般若的空性智慧來懺除罪根。理懺雖然是最難做到的,但得到的效果也最大,所以知禮大師說:
蓋妙觀之宗是大乘之主,滅罪如翻大地,草木皆枯;顯德如照澄江,森羅盡現。以此理觀導於事儀,則一禮一旋罪消塵劫,一燈一水福等虛空。
──〈修懺要旨〉《四明尊者教行錄》卷2
這種透過道理觀察罪業實相的懺悔方法,才是大乘佛教的主要懺悔方法。以理懺來滅罪,就好像把大地的土整個翻過一遍,草木般的罪業將可連根拔起、自然枯萎。當罪業消失了,真如本性將如同月亮照在清澈湖面般清晰可見。在拜懺的時候,如果能夠這樣以理懺來引導事懺,那麼一舉手一投足,都能消除無量生死塵勞的罪業。即使只是供養一燈一水,所得到的福德也將等同於虛空般廣大。
佛教的懺悔法有作法懺、取相懺和無生懺三種,那麼《大悲懺》是屬於哪種懺法呢?
◉《大悲懺》包括三種懺悔法門
《大悲懺》是以持誦大悲咒的力量,向觀世音菩薩懺悔的法門。從以「持咒」做為修行法門來看,會很自然地把《大悲懺》歸屬於「取相懺」,但是《大悲懺》的編撰者知禮法師明確指出,拜懺時必須「心存三種懺」,也就是《大悲懺》是包括作法懺、取相懺和無生懺的懺悔法門。知禮法師在其論著的《修懺要旨》談到:
示懺悔之法,乃有三種:一、作法懺:謂身口所作一依法度;二、取相懺:謂定心運想相起為期;三、無生懺:謂了我心自空,罪福無主,觀業實相,見罪本源,法界圓融真如清淨。
──〈修懺要旨〉《四明尊者教行錄》卷2
這裡知禮法師表示懺悔的方法有三種,分別是:(一)作法懺:身、口所作的一切都要依於嚴謹的法度;(二)取相懺:以定心觀想,直到佛菩薩的相能夠在內心升起為止;(三)無生懺:如果能夠了知自己的心「本性即是空性」,那麼不論是罪業、福業將沒有可以依托之處,以這樣觀察「業的真實相狀」,就是見到罪業的本源,也就是法界圓融的真如清淨了。
◉無生懺最重要
知禮大師接著表示:「法雖三種,行在一時,寧可闕於前前,不得虧於後後,無生最要,取相尚寬。」意思是作法懺、取相懺和無生懺這三種懺法中,寧可缺少前面,越後面的越不能夠欠缺,也就是三者中以無生懺最重要,再來才是取相懺和作法懺。
為什麼知禮法師這麼重視無生懺呢?作法懺是將違犯的戒律「公開說出」滅罪,取相懺是長時間精進修行之後,以「生起的瑞相」滅罪,這兩者都屬於「事懺」;而無生懺是屬於「理懺」,也就是在道理上徹底瞭解「罪業為什麼會生起」以及「懺悔為什麼又可以滅罪」。無生懺之所以能夠具有強大的力量,是因為它全盤改變了「罪業觀」,讓我們重新認識罪業。
佛陀告訴我們,世間一切是「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」,罪業也是如此,其實沒有真實的「罪生」或「罪滅」。為什麼虛幻的罪業可以存在,正是因為我們的「妄心」,錯以為有造業者(我),以及造業之後長存心中的「罪業」。所以妄心是罪主,擒賊必須先擒王,只要能夠將妄心消除,使罪業沒有依附體,那麼連帶地罪業自然也會消失。如同祖師云:「罪性本空由心造,心若滅時罪亦亡;罪亡心滅兩俱空,是則名為真懺悔。」因此,理懺的無生懺是以智慧分析及觀照罪的本源,來拔除罪的根本,是三種懺悔法中最重要的。
◉中國大乘理事圓融的懺悔觀
事懺之後加上理懺,不論是輕罪或重罪才能究竟滅除;理懺之前有事懺做基礎,不僅懺除了大部分的罪業,也容易以生起般若的空性智慧來懺除罪根。理懺雖然是最難做到的,但得到的效果也最大,所以知禮大師說:
蓋妙觀之宗是大乘之主,滅罪如翻大地,草木皆枯;顯德如照澄江,森羅盡現。以此理觀導於事儀,則一禮一旋罪消塵劫,一燈一水福等虛空。
──〈修懺要旨〉《四明尊者教行錄》卷2
這種透過道理觀察罪業實相的懺悔方法,才是大乘佛教的主要懺悔方法。以理懺來滅罪,就好像把大地的土整個翻過一遍,草木般的罪業將可連根拔起、自然枯萎。當罪業消失了,真如本性將如同月亮照在清澈湖面般清晰可見。在拜懺的時候,如果能夠這樣以理懺來引導事懺,那麼一舉手一投足,都能消除無量生死塵勞的罪業。即使只是供養一燈一水,所得到的福德也將等同於虛空般廣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